中國互聯(lián)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(fā)布報告,指我國網民已達2.53億,已經大幅超過美國,躍居世界第一。而且網民數量還在快速增長,光今年上半年,就新增網民9100萬。只要我們留意,就會發(fā)現,我們身邊的男女老少日漸“網民化”。
我國網站數量也在持續(xù)增長,迄今開辦網站190多萬個。先是民間創(chuàng)辦門戶網站,后是政府辦政府網站,然后各類商業(yè)網站如雨后春筍。部分網站還到境外上市,成為中國的媒業(yè)新銳。人們上網看新聞,上網看電影,上網寫博客,上網做買賣,直到上網辦公。網絡,成了人們的新大陸,為人生提供了新空間,帶來新精彩。
網絡快速發(fā)展,正在改變我們的認識,因為網絡已經改變了我們所屬的現實。過去,我們認為網絡是虛擬空間,說“網上結婚”是假的,說網上的“殺人游戲”是虛擬的?,F在我們發(fā)現,網絡也可能一點不假。網上銀行的存款是真實的,網站提供的新聞信息大部分是真實的,我們在網上跟朋友聊天是真實的,網上達成的商業(yè)契約是真實的。我們在網上表達的立場、觀點和情緒,也是真實的,比我們在現實中吞吞吐吐說出來的還要真實。
繼續(xù)把網絡僅僅視作“虛擬現實”,已經與事實不符,網絡已成為社會現實的技術性延伸,甚至就是社會現實的一部分。我們必須承認網絡的真實性,網民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,否則社會也會亂套。政府嘗試著對網絡空間進行管理了,但相比對“現實”的投入,政府花錢不多,管理人員也極為有限。有時候網絡空間也可能出現某種無序狀態(tài),但總體而言,網絡是相當有序的。
網絡是有序的,但網絡也是最開放的,那么多人在網上交友,聊天,開博客,發(fā)表自己對現實、社會、經濟、政治的真實看法,發(fā)表文學作品,這在傳統(tǒng)媒體時代是不可想像的。有序,肯定有政府管理的一份功勞,但顯然更多的還是依靠網絡自治。民眾上網目的不是制造混亂,而是尋求生活的意義,這跟他們在現實中一樣。開放包容的政府態(tài)度,使網絡成為比現實生活豐富得多的意見場所,意見交流使得引導和社會溝通更加有效。
這種有序而開放的網絡空間品質,使我們相信,2.53億網民是有素質的,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網絡空間的守法公民。這些守法公民,抱持同樣的生活目的和處世態(tài)度,卻每天往返于“虛擬現實”和“現實”兩個世界。一邊是開放的氛圍,寬松的風氣,一邊是相互信任不足,禁忌不少。“虛擬現實”提供了更多的真實信息,寬容了真實的民意表達。相比之下,“現實”反而顯出幾分不真實來。
當今社會現實,是“現實”與“虛擬現實”的統(tǒng)一,而非僅只“虛擬現實”以外的那一半。2.53億網民,接近美國的總人口,能夠在“虛擬現實”中形成良好秩序,證明在他們身上有著值得信賴的品質。網絡空間可以有序而開放,現實生活應該同樣可以開放而有序。把“虛擬現實”的這種品質“引進”到“現實”中來,現在看來,只是一個觀念問題。讓現實生活像網絡生活一樣寬松、寬容,社會和諧將更加可以期待。